设为首页         

资讯内容 Content

传承领头羊精神,发出心血管健康最强音丨第三届星海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开幕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21/10/25 10:49:35    加入收藏
 关键字:心血管健康 
 
韩雅玲院士
    “星海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星海会)将大连冠心病诊疗研讨会、心衰论坛以及高血压研讨会等多个精品学术会议进行了创新性地整合,为从事心血管领域诊疗和研究的同道提供了一个共享成果、交流经验和结识朋友的平台,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10月22日,第三届星海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暨第十八届大连冠心病诊断治疗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心力衰竭论坛在大连召开。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在开幕式上表示,心血管病学领域的研究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许多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亟待探讨,期待星海会为推动本地区心血管诊疗事业的发展,早日实现健康大连、健康辽宁的宏伟目标作出贡献。
张运院士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表示,大连一直是我国心血管领域非常活跃的一块阵地。近年来,夏云龙教授领导的肿瘤心脏病学学科在国内异军突起,在国际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开拓了我国在新兴领域中的国际地位。希望星海会的召开,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在心脏病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与临床进展。
黄从新教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表示,心血管病是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威胁极大的一类疾病,也正因为如此,加强国际学术交流非常必要。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团队是我国心血管病技术与临床研究的一支重要队伍,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工作上,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值得我们点赞!
    目前,中国在心血管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国际舞台上,已展现了中国学者的学术魅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全世界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因此仍需付出更多努力。“未来我愿意和大家携手同行,为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为构建‘健康中国’继续奋斗!”
马长生教授
    “我对大连非常有感情,大约30年前,93年的时候,每年我都要去大连很多次,进行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学习。正如黄从新教授所言,大连是我国心血管病学发展的一个特别典型的先头部队,在大连启动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也培养了大批人才。”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说,希望星海会继续传承大连的领头精神,成为我国独特的、综合性的心血管领域品牌会议,也期待同大连同道一起,把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人才培养三个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
黄德嘉教授
    “大连是心血管领域同道们非常向往的地方。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们每年夏天都相聚在大连,留下了非常深刻和美好的印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德嘉教授表示,大连的心血管同道为我国电生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也相信大连医科大学心内科团队在老一辈专家的支持下,在学术精神的传承下,将在心血管病防治上作出更大的成绩,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强的中国声音!
张健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教授表示,星海会已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和国内影响力的学术会议。近年来,在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上,我们共同见证了大连心血管病学团队取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累累硕果,也体现了我国心血管病学的进步和发展。希望星海会在未来能够继续引领我国心血管病发展进步的方向,取得更大的成绩!
杨杰孚教授
    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指出,星海会涵盖了心血管病学领域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典型临床病例等,已成为我国心血管领域的品牌会议。近几年,还纳入了新的亚专业,比如肿瘤心脏病学,夏云龙教授作为学组组长,开展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
夏云龙教授
    “时空和距离无法限制我们的学术追求,也不能阻挡我们全国心血管同道的感情和友谊,感谢各位专家的支持。”大会主席、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教授表示,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学科在老一辈专家的引领和指引下,中青年学者不断成长,做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目前,在冠心病、心电生理、心衰、高血压、肿瘤心脏病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本次星海会将各个亚专科方向整合在一起,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主旨报告
 
    冠脉血流储备可准确评价冠脉微血管功能
 
    张运院士介绍了超声显像技术诊断冠脉微循环疾病的研究进展,他指出,冠脉微血管疾病(CMVD)是慢性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高度关注。冠脉血流储备(CFR)可准确评价冠脉微血管功能,在负荷试验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预测能力。
    此外,经胸超声测量的LAD-CFR和心肌声学造影(MCE)测量的微血管CFR是诊断CMVD的可靠指标,但这些技术的智能化和规范化仍有待提高。
    张运院士强调,应大力开展CMVD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研制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诊断技术。
 
    优化冠心病血栓事件预测及干预策略
 
    韩雅玲院士介绍了目前我国在抗栓领域的临床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她指出,应创建完整的抗栓优化诊、防、治体系和示范平台,在构建风险评分、建立评价标准、优化干预策略、创新管理模式等四大方向发力,进一步推动我国冠心病血栓事件预测及优化干预技术的研究和临床进展。
 
    房颤早期节律控制至关重要
 
    “房颤节律控制永远优于室率控制,早期节律控制应予高度重视!”黄从新教授强调,目前房颤的发病率及疾病负担被严重低估,并指出,在房颤综合管理上,推荐CC-ABC(主要包括确诊房颤、结构化表征评估、抗凝/卒中预防、更好的症状管理、优化心血管合并症和危险因素的管理)策略,同时应提供房颤机会性筛查。
    对于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策略,黄从新教授表示,非瓣膜性房颤优选新型口服抗凝药,瓣膜性房颤目前也有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要的趋势。
 
    慢性心衰心脏性猝死预防策略
 
    黄德嘉教授表示,慢性心衰患者在左心室重构和纤维化的进展过程中,即使无触发因素,也可突发急性的电不稳定和机械收缩功能丧失,这是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机制。
    同时,黄德嘉教授指出,逆转左心室重构和抗纤维化治疗的主要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显著降低心脏性猝死风险,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一样,在猝死的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
 
    心律失常新器械、新技术、新疗法不断突破
张澍教授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心律失常学科持续发展:临床证据进一步积累,新器械、新技术、新疗法不断取得突破,综合诊治意识提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介绍了2020年我国心律失常的进展,并强调心律失常诊治正在向先进技术、多学科联合和互联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
 
    房颤管理进入节律控制时代
 
    马长生教授介绍,2020年,EAST-AFNET4研究结果显示,在选择合适的适应证、使用合理的抗心律失常药物(AAD)和导管消融的前提下,房颤患者早期节律控制可明确改善预后,以节律控制策略为主导的时代正在到来。节律控制通过恢复并长期维持窦性心律可缓解症状、预防心衰、减少卒中等,最大程度地改善预后。
    依据EAST-AFNET4研究的标准,对于诊断1年之内的房颤,不管是阵发性、持续性以及无症状应首选合理的AAD或导管消融进行节律控制。
 
    建立致心律失常心肌病专病管理体系
吴书林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书林教授表示,致心律失常心肌病(ACM)临床表现多样,遗传倾向高,家族成员需通过临床检查和基因检测进行筛查。同时ACM猝死风险高,需进行风险评估和ICD置入治疗。此外,ACM的治疗还包括心功能的改善和心律失常的管理。
    吴书林教授强调,ACM的发病和进展机制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同时,针对基因和终末共同途径的治疗可能是新的治疗选择。
    因ACM与多种疾病存在重叠,吴书林教授建议建立综合风险预警模型和各类型亚病种的专病管理体系。
 
    心衰中心建设推动心衰防控
 
    杨杰孚教授表示,目前我国心衰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和冠心病,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占比较大。
    同时,心衰的治疗现状与指南推荐存在较大差距。虽然β受体阻滞剂和RAAS抑制剂的使用率显著增高,但剂量变小,而醛固酮受体阻断剂的使用率则偏高。
    杨杰孚教授表示,目前我国心衰防控仍面临巨大挑战,而心衰中心的建设将推动心衰防控和分级诊疗的进一步落地。
 
    心衰病因诊断至关重要
 
    张健教授介绍了心衰的新定义和新分类,并强调,在心衰的治疗过程中,就应开启心衰病因的搜寻、诊断和鉴别诊断,这样才能使心脏病的分类更加精细,治疗效果更加有效。同时,还要注重提升心衰患者的即时诊断和管理,识别和治疗具有心衰和房颤风险,以及心衰前期的患者,明确诊断、正确治疗、及时转诊,只有通过精细的工作流程,才能更好的在新定义的指导下,为心衰患者制定更多的优化管理方案。
 
    心房心肌病机制尚需探索
 
    夏云龙教授表示,目前对于心房心肌病的概念的争议渐小,但分类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临床指导价值相对有限。同时,左心房功能与卒中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心房心肌病相关心律失常预计将不断扩充,部分缓慢性心律失常有可能也是心房心肌病的表现。”夏云龙教授指出,对于心房心肌病的机制尚需探索,非房颤状态下的生活方式干预、危险因素控制和上游治疗更显重要。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

相关幻灯

相关视频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1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